日本绝大多数住宅也是木质结构,我国人多地少,虽然不能大规模普及竹木结构住宅,但城市中的景观和大型公共建筑尤其是农村、山区、林区,采用竹木结构技术十分适宜。砖瓦结构住宅节能50%,节能减排、生态环保。国外研究表明,幼儿园采用木结构,对孩子的成长最为有利。同时,木结构自重轻,抗震性能好,今年7月新西兰发生7.8级地震,木结构建筑没有受到影响。
竹木结构建筑的抗火、耐久性、抗虫蛀、耐腐蚀等方面,如今也有了相应的技术。南京林业大学王明庥院士和张齐生院士分别着眼于苗木育种、竹木加工和竹木制品等方面,形成了研究成果;东南大学一批教授则致力于竹木建筑和桥梁方面的研究工作。大拆大建在较大范围内成为城市化、城镇化的表现和结果。这与保护古建筑、古村落并不矛盾:北京的故宫、青瓦四合院虽隐匿在高楼和霓虹灯后面,其独有的静谧与现代都市的喧嚣,却在此构成特异的“隔代”美学。 吕志涛院士、张齐生院士以及同济大学的同仁等一起,也在汶川大地震后。造价成本较低的木结构抗震住宅和学校。如苏州皇家整体住宅、德胜洋楼、香山工坊等,这为发展竹木结构提供了良好的产业基础。
采用速长再生的杨木和农作物废弃物秸秆,可以搭造出集防寒、耐热、抗震、环保等优点于一身的生态小木屋,每平方米造价仅700多元。当前发展竹木结构建筑,还需在苗种培育、基础研究等方面下更多功夫。在不久的将来竹木结构可能会占据建材市场的很大的一部分,但是古建砖瓦也是古建筑中不可缺少的元素。然而现在存在大量的拆真建假的现象,把原有的青瓦古建筑拆掉,新建古建筑,新建的没有以前的历史和韵味,完全丢失了古建筑的精神。
一方水土,也养育一方独具地域特色的建筑。这些建筑,是特异文化风情的载体,更是民风民情的寄托和延续,不能因为要城市化、城镇化,就让其在这个进程中消亡。古建筑虽经风雨、战火,却承载着文化积淀。在城市化进程快速消褪,而具有外域风格的建筑物、建筑名词,却在迅速地“占领”中国的每一个角落。在这奇特现象的背后,仅仅是改革开放、引进外资那么简单吗?不是。更不懂上了年纪的古建筑如何保护,因而造成保护性毁损。 其实,“古建筑保护”在中国,还有一条“潜规则”,即“利用”。而一些文物保护部门,甚至地方政府对古建筑青瓦的利用。而一些文物保护部门,甚至地方政府对古建筑的利用。是不良政绩观和不良商机的衍生物。要切实保护古建筑及其群落,除去严查其间的权力寻租、金钱交易,更应立法防止政绩观和商机观脱轨,甚或引入“一票否决”机制,方能为祖先的建筑理念、智慧留下些许化石。然而见证历史的这些古建筑我们也一定要保存下来,所以我们一定要呼吁全民一起来保护古建筑。